〖艺术114 - WWW.ART114.CN〗
 
 


 

 
 

一 、 基本简介
周志溪,号醉竹主人,男,1958年生,浙江温州人。少儿特别喜爱画画, 有画画天府,再加勤奋好学,从少得到浙南著名画家唐唯逸先生亲自执教指导,又执着地反复学习临摹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近代国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等先辈大师们的作品 ,从少就名扬八里十乡。 1983年受读于浙江乐清师范,学习中国花鸟画。毕业后从事美术教育。1991年又在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深造三年,师从著名画家夏子颐、卢坤峰等教授学习中国花鸟画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级等美展。作品先后选送给《中国当代书画界名人录》、《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典藏》等大型专业辞书编辑部出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名家协会会员、美术师、三思斋画院专业画师。
姓名 周志溪
别名 醉竹主人
国籍 中 国
出生地 浙江温州
出生日期 1958年7月
职业 画 家
受读院校 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
代表作 品 《相依》、《清风高节》、《一啸震天下》、《春韵图》、《春风得意》、《迎春图》、《争妍》、《嫣姿》、《观春图》、《五福图》、《春酣》、《荷塘情趣》、《国色天香》等 。

二、 艺术生涯
1983年参加浙江省首届大、中院校师生书画比赛(展览),荣获一等奖。 1986年作品《春韵图》获杭州市西湖之春“国画大赛” 二等奖; 1990年美术论文在“90香港国际水墨研讨会” 上发表; 1995年获中国榆树研究院颁发的“中国画学术纪念奖” ; 1997年参加省“香港回归画展”、“中国当代名家作品珠海邀请展” ; 1998年参加《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联展》; 1999年作品参加祖国颂庆建国50周年“华夏之星奖”中国书画艺术交流大展赛,获二等奖;2004年参加浙江省优秀中青年画家系列作品展; 2005年作品获“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书画联展”一等奖;2009年参加全国第二届青中年书画篆刻作品奖; 作品先后选送给《中国当代书画界名人录》、《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典藏》等大型专业辞书编辑部出版。 前几年部分作品被国家机构、 团体 、中外友人所收藏。

艺术特点:
从作品看,周志溪作品个性的一个突出特点: 不奇、 不怪、 不狂 、 不特、 尊重生活、 高于生活、 久看不厌 、 越品有味、 富有诗意。
第一,牡丹以其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端妍富丽的特色,素称“花中之王”,人们视其为富贵荣华的象征。而这正是人们追求的国家繁荣, 家庭富裕, 事业昌盛的主旋律。 周志溪笔下的牡丹, 花朵硕大,色泽鲜艳,正是反映, 体现这种意境。它朴素而典雅, 简洁大方而有大气。
笫二,竹子象征气节。竹子挺拔秀丽,岁寒不凋,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古人常以“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来比喻人的气节。最普遍的象征意义就是君子所应该拥有的品质,比如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不怕威逼利诱,坚持自我等。
周志溪的竹子既有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竹子的神韵, 又有他本人的个性和风格, 以物造型, 以物为主,竹叶虽密, 但笔笔秀雅简洁, 从没繁多之疑, 取形造势, 不无顺畅,墨色浓淡相宜, 变化自然, 不失文人画的风味,十分谐趣。作为艺术个性的这种谐趣性,既是画家笔下竹子的特征,也是其作品显示的一种精神现象。又保持着水墨写意画的抒情性和高雅性。看他《清风高节》作品,我们会发现其作品墨白相间的鲜明对比,真所谓有 :“末出土时已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 、 “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 这种艺术意境 。
它是古意,是古风,又让人想到竹子成为中国人所推崇的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等美德的生动写照。让人震撼,思绪万千。 真是: 不俗,不奇, 不怪, 不狂, 不特, 尊重生活, 高于生活 , 久看不厌, 越品有味,富有诗意的那种艺术创作境界, 这也是他的艺术创作的追求 。 笫三 ,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 、 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梅、颂梅者极多。
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梅花象征着高洁、坚强、谦虚、不屈不挠 、 奋发向上的精神。 这也正是人们追求这种精神的主旋律。
周志溪笔下的梅花, 枝多花繁, 生机勃勃, 但不乱不繁, 他运用古拙的金石笔法, 浓淡相宜、 粗细合理 、 远近适当 、 造型布局精妙、风格古雅拙朴、 笔法有力 、 意趣横生 、 墨色隽逸雅致 、 純任自然、 确无多笔之疑。看了周志溪梅花《迎春图》的作品,自然让人想到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给人坚强、谦虚、立志奋发的激励。
笫四, 虎,从古至今,虎都被誉为“百兽之王”,是勇猛与力量的象征。中国人崇敬猛虎的威风八面,很早就形成了对虎的崇拜。早在“仰韶文化”时代,龙虎图案便代表了力量与尊贵。
周志溪的老虎作品, 采用传统的形式, 但在艺术上坚持“神”而不求助于“形”, 坚持笔墨创新而不求救于“肌理” 的一致性。做到 :以物为师,但不守旧, 追求自已画虎的形式风格, 不受“大师、同行” 们画虎之类教条的束缚。常以工笔、写意、半工笔、白描、着色、意笔、泼墨、勾泼结合,有景、无景、有情节、无情节、象征的、幻想的……都尝试过。在艺术上既需要熟悉“十八般的武艺”,又需要某一专项的精深独绝 。 看周志溪的老虎作品, 在造型方面真是动、静结合,形象逗真、虎虎生威 、 气势不凡 、 凶势无比;在墨色方面, 墨与笔互为配合:笔墨发,墨随笔生,笔为墨之骨,墨显示笔的运动与形态。防止象一些画家强调墨的独立与趣味,忽视墨的造型功能,另一些画家只把墨当作造型材料,而忽视相对独立的墨趣。还有一些人缺乏笔法修炼,用墨无骨无力、漫漶无形等毛病 。

艺术风格
周志溪先生研习国画日久, 特别注重在汲取前人和同行们创作成就以丰富自己笔意墨韵的基础上, 推陈出新, 平中见奇. 他的花鸟画不单打一的画景,没有喧宾夺主,或景或动物合理相处, 巧妙精致,能做到动物与景物在画法、笔墨、情致与整体风格上的一致, 他的花鸟画作又十分讲究把写意和工笔融为一体, 尽力追求写意和工笔相得益彰, 因而其画作既自然深邃, 作品准确生动,笔墨苍劲深厚,构图娴熟,线条流畅潇洒,色彩明快,极显苍古与奔放之势。章法得体,意境深远, 咫尺之间尽显画家的艺术匠心和深厚功力。

名家点评
从周志溪的画上可以看出他作品准确生动,笔墨苍劲深厚,构图娴熟,线条流畅潇洒,色彩明快,极显苍古与奔放之势。章法得体,意境深远,他思路宽,有创意。他虽然师出名门, 浙派名家, 却不拘泥于浙派风格, 经过多少年的艺术探索, 他的作品已形成自已独特的风格:简洁明快、用笔疑炼、色彩运用自如、浓淡干湿、轻重疾徐、生气自展、灵气外溢、笔墨功夫之好在同辈画家中实属罕见。美院教授夏子颐先生曾这样说过:“志溪花鸟,能得形、神、意、韵、趣,实属可嘉可佩”。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主席刘金才先生也曾这样评价周志溪:“他笔下的花鸟草虫,活泼灵动,妙趣天成,于不经意中露出画家的匠心和艺术追求” 。他的画风确实脱胎于古法而不失雅逸俊秀之统,是一位天资敏慧的艺术家。

创作感言
1 . 关于艺术创作的理解 : 古今说法不一,公元前384—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亚理士多德说"艺术是模仿自然",这话现在已不能完全成立, 完全对了 。 尽管艺术需用自然的材料借以表现,或者取自然的现象做象征,取自然的形体做描写的对象,但它决不是一味的模仿自然。
也有人说艺术就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技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我们精神界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这是对艺术客观方面而言的。若就主观方面,艺术就是艺术家理想情感的具体化、客观化、即所谓自己表现。所以艺术的目的并不是在实用,乃是在纯洁的精神的快乐,艺术的起源并不是理性知识的构造,乃是一个民族精神或一个对艺术有天才的人, 从心底自然冲动的创作, 他处处表现民族性或个性。艺术创造的能力乃是根于天成,虽能受理性学识的指导与扩充,但不是专由学术所能造成或完满的。艺术的源泉来自于自然, 来自于社会, 它是一种极其强烈深浓的,不可遏止的情绪,挟着超越寻常的想像能力。这种由人性最深处发生的情感,刺激着艺术家们那种想像能力达到不可思议的强度,引导着他直觉到普通理性所不能概括的境界,在这一刹那间产生的许多复杂的感想和意境,便成了一个艺术创作的基础。
法国诗人、 作家雨果说过:“没有艺术,人类生活便会黯然失色”。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 席勒动情地呼唤过:“啊!人类有你才有艺术。”是的人人都神往艺术,向往他那种艺术美的感受,正是如此,人们需要真正的艺术家来创造艺术美。而艺术需要现实生活,需要艺术家的创造,没有这些又何来艺术美呢?作品中的艺术美,离不开美术作品,艺术美指的就是美术作品中的美,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的。 按照美的规律, 并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因此,艺术作品的艺术美也是真、善、美的统一体。
任何作品,凡是我们看它和谐, 意境深远, 富有诗意 .我们就可以理解就是美的;中外美学史和群众的审美实践表明,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虽不是美学的唯一对象,却是美学的重要的对象。无论艺术的门类众多, 但就艺术与生活,创作动机与艺术效果、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关系等方面来说, 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 , 互相一致的共同本质。
2 .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问题 :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在此,最具说服力的就是西方的文艺复兴了。无论是中国古代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之内涵,还是古希腊的“艺术”概念,都深刻体现出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密切关系。古希腊人把能够凭专门知识学会的技能都叫“艺术”,音乐、雕刻、绘画、诗歌等是艺术,手工业、农业、医药、骑射、烹调之类也叫艺术。这种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统一的“艺术”观念, 直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才达到了顶峰。而文艺复兴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艺术与科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两翼,人们一直在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爱因斯坦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需要同样的思维过程。”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化成就,就是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最佳体现, 由此可见, 艺术与科学是息息相通的。
3 . 关于艺术创作的灵性和顿悟 : 一个艺术家的创作灵性来自于平时知识不断积累, 取之于对自然界的性感的发生 。平时在学习和对自然界一花一草一石一树等的观察, 不能有像蜻蜓点水 , 走马看花一样,要认真细致, 讲求顿悟。 悟到,悟到,再悟到,再寻找新的悟点,然后再悟到,一遍遍轮着来,许多学问都是在轮替中悟到, 不断地积累、完善、直至升华。  
在我的创作中,“灵性”贯穿艺术创作全过程的始终。“灵性”念味着艺术家对其作品中的情感、个性、才华、顿悟等诸多方面鲜明的表现。对我的艺术创作灵性而言, 若看了我的作品, 不难看出我的创作的“灵性” 。首先把我的作品定位在是“灵性”的艺术, 是感情的诗篇, 是精神的家园 。才能悟到正如美院教授夏子颐先生曾这样说过的志溪花鸟,能得形、神、意、韵、趣的结合。
以上是我多年艺术创作的点滴感言, 属个人不成熟之见, 若有不妥之处, 望大家批评指正, 共同探讨。



·举办单位:

·媒体宣传:艺术114 0533-8868114

·画家周志溪简介

·画家周志溪作品画展

·画家周志溪视频

 
 
 
 

   

 


 

 

 

 



     [意见和建议]